北京人少景美的地方(2)
北京人少景美的地方(2)
北京人少景美的地方——曹雪芹纪念馆
一代文豪曹雪芹历经人间悲凉,在北京香山一带居住创作了《红楼梦》,也留下了很多优美动人的传说。1963年,红学家在香山老旗人口中得知,曹雪芹的朋友鄂比曾经送给曹雪芹一副对联:“远富近贫,以礼相交天下少;疏亲慢友,因财绝义世间多。
”1971年在第四间屋子西墙上发现了这一对联。结合相关资料和物证,人们认为这里就是曹雪芹在西山的一处故居。1984年,北京植物园以发现“题壁诗”的房屋为中心,结合周边旗营建筑,建立起中国第一家曹雪芹纪念馆。到目前为止,该纪念馆是唯一一处与曹雪芹、《红楼梦》有直接关系的地方。
馆藏主要有与曹雪芹身世相关的文物,曹雪芹一家与正白旗村有关的文物,以及名著《红楼梦》所描述的实物仿制品等。
时间 | 8:00-16:00 |
---|---|
价格 | 免票(纪念馆属于北京植物园,纪念馆免费,北京植物园门票5元) |
地址 | 北京市海淀区香山卧佛寺路正白旗村39号北京植物园内。 |
乘车线路 | 地铁苹果园站乘运通112,北京植物园下车。地铁古城站乘318路,北京植物园下车。地铁北宫门站乘563、696卧佛寺站下车。苹果园乘318路或颐和园乘333、360、904路到卧佛寺站下车,北京市植物园内 |
北京人少景美的地方——北京史家胡同博物馆
穿过车来车往的朝阳门内大街,走进人潮熙攘的朝阳门南小街,蓦然拐进一个幽静无人的胡同。就在这灰色的老巷里,京城第一家胡同博物馆“史家胡同博物馆”蜗居于24号院的一隅之地,任外界纷繁吵扰,仍顽强而静止地留存着老北京最传统的记忆。这个两进院落的博物馆,不到一千平方米,老式木门窗、斑驳的外墙、错落的灰地砖,虽然经过一些翻修,却仍难掩这座四合院的古老韵味。一如院中的一棵老梧桐,年久根深,树冠几乎盖住了整个庭院。就在这里,民国时期的才女凌淑华,也就是它以前的主人,曾广聚名流,以书画会友。而现今,院内的一草一木,仍如当年她风华绝代时的模样。
史家胡同博物馆共分八个展厅和一个多功能厅,介绍着史家的历史、胡同里的名人、时代的记忆,乃至普通老百姓的怀旧生活。展品五花八门,老物件、门牌墙、全景微缩、纪录片、声音馆,不断触动着视觉和听觉,唤醒你对老北京的记忆。
时间 | 9:30-16:30(周二至周日)(周一闭馆) |
---|---|
价格 | 免费 |
地址 | 东城区史家胡同24号院(近史家红墙花园酒店) |
北京人少景美的地方——北紫竹院公园
紫竹院公园位于北京西北近郊,海淀区白石桥附近,北京首都体育馆西侧。紫竹院公园始建于1953年,因园内西北部有明清时期庙宇,“佛荫紫竹院”而得名。全园占地47.35公顷,其中水面约占三分之一。南长河、双紫渠穿园而过,形成三湖两岛一堤一河一渠的基本格局。它是一座幽篁百出,翠竿累万,以竹造景,以竹取胜的自然式山水园。紫竹院公园免费参观。
本园造景模山范水求其自然,缀石嶙峋精心安置,亭廊轩馆错落有致,修竹花木巧布其间。举目皆如画,四季景宜人。春风暖筱百花舒,夏霭轻舟翠盖浮,秋雨润芦枫叶艳,冬云瑞雪映松竹。中部青莲岛上有“八宜轩”、“竹韵景石”;明月岛上有“问月楼”、“箫声醉月”;西部有“福荫紫竹院”、“跨海东征”、“紫竹垂钓”;南部有“澄碧山房”,儿童乐园;长河北部是独具江南园林特色的“筠石苑”,淡雅、清秀、幽静而别致,有“清凉安秀”、“江南竹韵”、 “竹深荷静”、“友贤山馆”、“绿云轩”、“斑竹麓”诸景。
时间 | 夏季:6:00-21:00;冬季:6:00-20:00 |
---|---|
价格 | 免费 |
地址 |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大街35号 |
乘车线路 | 地铁4号线国家图书馆D口出来向南200米即到;乘114、300、323、334、374、811、814、817路公交车至白石桥站下车即到。 |
自驾线路 | 从市中心出发前往紫竹院公园1、沿二环行驶,从西直门外大街/二环辅路/高梁桥路/西直门内大街出口离开进入西直门桥; 2、沿西直门桥行驶620米,在西直门桥从入口进入西直门外大街; 3、沿西直门外大街行驶920米,在北展桥从出口离开,行驶40米,直行进入西直门外大街; 4、沿西直门外大街行驶1.1公里,从首都体育馆南路/中关村出口离开,行驶440米,过白石新桥直行进入紫竹院路; 5、紫竹院路行驶890米,右后方转弯即可到达紫竹院公园。 |